□常庆生康增斌李华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省墙材革新工作发展的灵魂,贯穿墙改工作的始末。”12月10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肯定地说。“墙材”自从赋予“革新”的内涵之后,就承载着不断创新的使命,也成为墙改发展的新常态。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新型墙材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产物。新型墙材的发展,核心就是墙材科技的不断创新。
“墙改工作必须立足科技前沿,追踪建筑业发展步伐,前瞻性研发新型墙体材料,以适应绿色建筑及建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郑州大学教授、墙材博士郝彤介绍。为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年安排专项研发经费,确定研发课题,组织科研院校进行技术和装备攻关,鼓励新型墙材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推动校企合作,产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先后研发和推广应用了混凝土类、条板类、烧结类及CL体系、部品化墙材等20多种新型墙材(体系)。引导众多新型墙材龙头企业,立足科技前沿,推进新型墙材行业与《中国制造2025》的深度融合,加快“机器换人”步伐,焦作强耐建材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采用机器人生产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包装销售的新型墙材企业;河南兴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已建成B05级的砌块和ALC板生产线;南阳市盛宛建材有限公司开发的自保温砌块,已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科技厅的鉴定,开创了河南自保温砌块发展的先河。
新型墙材快速发展,带动了墙材设备行业的兴盛。河南涌现了中冶重工、洛阳东信重工、开封欧帕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装备制造企业,不仅为河南墙材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国墙材发展做出了贡献。
制度创新 规范发展
制度是纲,纲举目张,制度创新,事半功倍。2005年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治理整顿黏土砖瓦窑厂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建立了“禁实”工作推进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举关闭了9976座黏土砖瓦窑厂,斩断了黏土砖生产的源头。
2008年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健全了新型墙材发展应用的管理体制;2010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落实“禁实”闭合管理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了“禁实”“禁黏”和新型墙材推广应用的闭合式管理制度,强化了应用环节的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确认制度,保证产品质量,推动了新型墙材的应用。
许昌市创新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模式,激发了市场活力,有效推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墙材的产业化发展,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省政府的肯定。
管理创新 促进发展
墙材行业管理者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开拓国际视野,追踪建筑结构体系和市场的变化,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开创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促进墙材行业可持续发展。
2012年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墙改队伍建设年活动”,通过读书学习、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参观考察和工作调研等活动,先后对全省5000多名墙改从业者进行了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墙改管理者及从业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打造了一支作风实、素质高、能干事的墙改队伍,为行业管理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促进了墙材行业管理水平的聚变和提升。各地与时俱进,引进互联网+技术,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郑州市建立了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关键生产工艺和部位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做到24小时无缝隙监控。漯河等地市建立了新型墙材应用档案,全面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应用新型墙材种类、数量、具体楼栋等情况,防止新型墙材在工程应用中出现鱼目混杂、偷梁换柱现象。
品牌创新 跨越发展
“品牌发展是一个行业成熟并走向现代化发展的标识,也是行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方式。”省墙体材料行业协会理事长张亚楠表示。为提升品牌效益,我省开展了新型墙材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评选活动,评选出重点骨干企业100强,名优产品36个。
2011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了《河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培育骨干企业、更新改造设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截至2014年底,我省规模以上新型墙材企业超过1700家,平均单线年产能达到5000万块标砖,出现了一批年产能超亿、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全国领先的新型墙材企业。目前,现代化新型墙材品牌企业遍布全省,形成了年产值超过200多亿元的新兴产业,实现了我省墙材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随着《条例》的出台,我省不断加大创新扶持力度,新型墙材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