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谱写“大湖名城”节水新篇

时间:2017-05-16 16:0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自2013年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以来,合肥市继续高度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工作,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结合市情水情,全面深入开展城市节水工作,强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治理,节水减排成效逐年提高。近4年间,合肥城市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左右,新增节水6千万立方米。节水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和用水大户迈向“低碳健康文明生活、转型升级清洁生产”的新常态。

  注重节水宣传,倡导节水文化

  结合合肥城市供水水源条件,由于巢湖西半湖夏季水质不佳,每年从上游大别山区调水3亿多立方米的实际状况,加强针对性宣传,引起全社会对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抓住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等重点时段,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电子屏、彩虹门、气球、横幅、街头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设节水型城市的重大意义与工作成效,营造浓厚的节水文化氛围。市区先后设置节水宣传彩虹门和宣传彩球100多个,公共场所电子屏宣传1000余处,在省、市新闻媒体刊发宣传报道80余篇,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合肥市节水办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联合举办节水漫画大赛,四大生产基地1.8万名职工积极响应投稿。对获奖作品在网站发布宣传,并在中小学、企业等用水单位巡回展览,扩大宣传效果。

  抓好节水示范项目宣传,突出亮点,以点带面。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节水典型:以华地紫园雨水、琥珀名城中水利用为代表的小区节水,京东方、江淮汽车、佳通轮胎的工业节水,合工大的高校节水,安医一附院、市三院的医疗节水等,充分发挥行业带动作用。

  用水大户广泛参与,在单位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节水进校园、进企业、进小区等活动持续开展,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举起“美丽合肥”大学生节水志愿者先锋队旗帜走上街头,用青春活力引燃全社会节约用水的热情。

  创新节水管理,规范用水行为

  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合肥市先后出台实施了《合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合肥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节水管理“三同时”工作指南、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计划用水管理规范等,建立了重点用水户监控及超计划用水通报整改制度等。

  大力开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创新制定节水监管意见书,梳理用水大户在节水方面需要开展的11项基础工作,增强了节水工作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完善差别化管理,加强重点监控。对管理不善、浪费严重的企业和单位,按照《合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规定,收缴超计划用水加价费。同时,根据城市发展和物价的变化,适时对水价内含的基本水价、污水处理费、城市附加、水资源费进行调整,居民用水实行了阶梯式水价;制定城市再生水试行价格,促进城市供水、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协调发展。

  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合肥市把节水型城市创建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围绕“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实施退城进园、集聚发展、集约节水方略,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围绕绿色转型升级,实施节水技改,扩大水的重复利用。

  合肥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龙头企业—合肥京东方位于合肥新站区,公司对6代线和8.5代线进行节水技改,年节水900万立方米。新建的10.5代线,总投资400亿元,预计2018年量产,在项目设计时,即考虑节水措施,对用水量大的玻璃基板清洗用水,采用回收装置进行高效回用,对纯水制取产生的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每天可节水1万多立方米。

  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投入近200万元,建立了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水表计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在线监测,实施了锅炉给水泵冷却水直排回收、中水回用、硫化车间冷凝水回收、全钢硫化氮气改造等一系列节水改造,近几年投入节水技改资金1634万元,单位产品耗水量下降到4.67m3/t,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

  中盐红四方公司在新区建设时,即通过设计脱盐水三级反渗透、循环水提高浓缩倍率浅层砂旁滤、冷却塔新型收水器、蒸汽冷凝水全回收等新工艺,年节水400万立方米。同时,公司生产实现分质供水,每年节约优质水资源1000万立方米。

  同时,对公建项目也加强节水设计与节水措施落实,基建施工项目增加用水计划的,市节水办实施定额管理,并要求落实节水“三同时”。

  安医一附院在新建的高新分院,设计了雨水收集等节水设施,老区设计实施了冷凝水回用等节水技改项目,新建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对各用水单元实时监控。

  合肥工业大学实施水平衡测试,在学生宿舍楼安装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加大节水器具普及应用,年节水50万立方米。

  华地紫园小区从设计阶段就考虑雨水利用,采用下沉式集雨设计,将雨水通过管路系统汇聚,用于景观瀑布和溪流,以及绿化浇灌、保洁等,并在绿化带采用微灌装置,雨水渗入土壤保湿,比传统的浇灌方式节水90%。

  合肥供水集团每年有计划地对陈旧管网进行改造,先后投资20多亿元,推进供水管网及水厂建设,近年来新建管网长度1200公里,管网漏损率12.98%,远低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中一级标准基础漏损率的修正标准。

  合肥市加强节水器具管理与推广,开展节水器具进小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免费赠送、示范推广节水器具;网上公布节水器具信息,每年对建材市场、市区公厕、用水大户等进行节水器具抽查,近年来,先后检查器具1万余套件,节水器具普及率99%以上,有问题的器具已督促整改。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查漏、水平衡测试等,建立水平衡测试企业登记制度,加强业务辅导,扩大测试成效。组织用水大户加强管网巡查和重点部位检查,近年来,指导查堵管网漏水点587处,年节水770多万立方米。

  坚持协同配合,力促节水创建

  合肥市把节水载体建设作为节水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倾力抓好。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节水型企业建设,建立完善的用水节水规章制度,健全三级用水计量体系,实施水平衡测试,开展系列节水技改,推进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先后投资近千万元,铺设管线数千米,建设变频泵站,老生产区中水管道引入办公楼公厕和车间,新建生产基地全部在设计阶段一步到位,实现四大生产区回用水全覆盖,日均回用水量550多吨。

  在总结以往创建经验的基础上,合肥市将创建工作由企业单位向小区延伸,市城乡建委与市房产局联动部署,制定了节水小区考核标准、验收程序,市节水办组织编制完成《合肥市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参考资料》、《水量平衡测试操作程序》、节水管理100问等,使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组织用水大户加强业务学习培训,积极投入创建工作。2014年上半年全面启动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市节水办作为日常工作承办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加强上门指导,对112家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用水节水情况调查评估,提出整改建议,经过努力,有42家省级单位通过考核验收,取得节水200万立方米的显著成效。

  狠抓治污减污,利用中水雨水

  合肥市在大建设中突出“生态立市、环保先行”原则极加快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约50亿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区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总规模13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市区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及其他在建或计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均已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城区多座污水厂已在一级A基础上将出水主要指标提升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为再生水利用创造良好条件,合肥电厂已使用蔡田铺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替代优质水资源。为推广中水用于市政杂用,开展了再生水管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在已建成的蔡田铺污水厂至电厂中水管沿线,新建4个取水点,供道路冲洗和建筑扬尘洒水以及园林绿化浇灌,该工程2014年11月建成后,所在辖区城管部门已使用再生水进行环卫作业;同时,在十五里河、王小郢、蔡田铺、朱砖井和陶冲污水处理厂管网沿线,新增12个中水利用取水点。此外,高新区等开发区利用园区内企业中水,进行市政绿化浇灌、环卫作业等,替代自来水。

  合肥市结合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大再生水河道补水,建立南淝河生态补水机制。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于2015年底完成了市区水体的普查工作,对排查的23处黑臭水体按计划加紧进行整治。市城乡建委组织开展“完善排水设施、实现雨污分流”专项行动会战,对全市检查出的主要排水问题进行全面整改,污水厂减排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水环境治理工作已走在全国的前列;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等都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

  环城水系、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市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在合肥组织召开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同时,加快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水质提升工程。

  围绕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加强雨水收集利用。在处于市中心的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等地,建设3座雨水调蓄池,服务面积5.2k㎡,总调蓄容积达31500立方米。结合推行绿色建筑,按照不同的面积、区位,设定相应的星级评价标准,开展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位于合肥市瑶海龙岗综合开发区的合肥第十中学新区,占地面积244亩,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于2015年9月正式启用。该校新区分东西两个片区,均设计建造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地下埋设了PP雨水收集模块,容量分别为100m³和150m³,通过智能水处理设备控制,将雨水输送到绿化带等地进行利用。自运行以来,该校日均利用雨水100多立方米。近年来,市区新建雨水利用项目63个,年收集利用雨水66.8万立方米。

  合肥市将紧紧抓住“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和“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契机,进一步加大节水工作力度,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主办:河南省建设信息管理协会  网员服务热线:0371-68085711    传真:0371-68085711

CopyRight © 2014-2016 www.hnj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17959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276号 建议使用IE9或以上浏览器浏览河南建设信息网郑州超达科技

河南建设信息网官方微信